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24 2025.04
竹竿舞"动"起来,非遗文化"活"起来 ——海南大学创新实践课堂助力黎族文化传承
日期:2025.04.24 点击:

"开合、开合!"随着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与轻快的口令响起,海南大学青春记忆广场上,数百名学生踏着节奏在竹竿间灵活跳跃,汗水与笑声交织成一片。

近日,由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教师负责的海南大学通识课程《海南黎族文化》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黎族竹竿舞引入实践课堂,通过"非遗传承人+高校课堂"的创新模式,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活力。课程邀请了琼中县文化馆副馆长黎族竹竿舞编导王清芳担任主讲教师。王老师手持竹竿边示范边讲解:"竹竿舞讲究'眼到、心到、脚到',每一步都要踩准鼓点,就像我们黎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节奏。"起初,不少学生因紧张频频被竹竿夹住脚踝,但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了"进退跳跃""侧身旋转"等技巧。"第一次跳时像'闯关游戏',现在感觉自己成了舞动的音符!"同学们兴奋地说道。留学生群体也纷纷加入体验队伍,欢快地跳动。

海南省博物馆王辉山副馆长也来到了现场,他说:“竹竿舞曾是黎族丧葬礼仪中的祭祀舞蹈,如今作为黎族传统庆典活动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民族历史与生活智慧。海南大学将黎族竹竿舞引入课堂的实践,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路径,既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也是文化基因的唤醒。非遗进课堂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传统文化激活学生感知力、创造力的教育载体。”

海南大学立足海南特色和学生需求,将非遗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学分体系,为拓宽通识教育和文化传承新路径,正在配套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库,收录黎族方言歌谣、竹竿舞历史影像等资料。学校还将逐步引入黎族制陶、黎锦、南海航道更路经等非遗项目进课堂,打造一批涵盖南海文明、生态文明、海洋科学等特色课程群。(文/图:王熙,审:覃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