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新闻动态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冬季小学期授课
    2020年01月13日 15:19 外国语学院  点击:[]

2020年1月6日下午和7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罗良功教授应邀到外国语学院进行冬季小学期授课,在海甸校区5教214室为英语专业2017级1-4班学生作了题为《英语诗歌欣赏方法谈》、《什么是美国文学》的两场讲座。讲座由英语系主任毕宙嫔博士主持,肖艳玲副院长为罗教授颁发冬季小学期专家聘书。

在《英语诗歌欣赏方法谈》讲座中,罗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诗歌,梳理了哲人、文学家还有字典编纂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理解诗歌的。接着,他阐述了诗歌的类型,包括格律诗和自由诗。罗教授结合惠特曼、狄金森等诗人和他们的诗作,深度分析了诗歌的音节对应关系和格律诗赋予的鲜活意义,同时说明了声音文本、视觉文本的从属性地位和辅助性功能。他还形象地把三音步比作活力无限的少年,四音步比作轻盈柔美的十八九岁少女,加深同学们对不同音步的理解。在谈及诗歌阅读步骤这一话题时,罗良功教授指出,诗歌是语言艺术,但不仅仅是语言艺术,诗歌文本由三重次文本组成,即文字文本、声音文本、视觉文本;英语现当代诗歌也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诗歌的文本形态,这三重次文本的建构及其相互关系是现当代诗歌意义建构的重要机制。在欣赏诗歌时我们不仅要读语言,读形式,最后也不要忘记将其当做一个整体去感悟。作为细节的艺术,我们在学习一首诗歌时,需要调动读者的全部感官和生活体验,让诗化的语言与生活接轨,更好地延展诗歌的内涵与主题。最后,罗良功教授以中英诗歌的区别与联系总结,指出由于语言、形式和审美等差异的客观存在,中英诗歌的艺术手段和表现技巧大相径庭,需要读者代入不同的文化情境去学习。罗良功教授提醒我们作为语言学习者,在欣赏西方诗歌的同时也要懂得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

在《什么是美国文学》的讲座中,罗良功教授从“美国文学的定义”、“美国文学观”、“美国文学的源与流”等多个方面,为在场师生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美国文学的独立之路和多样化特征。讲座伊始,罗教授介绍了美国文学发展脉络,列举了推动美国文学走向独立的重要作家,阐明了美国文学史与国家叙事的联系。之后,他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学,首先应该能够反映国家的整体形象,因而,从国家叙事的层面上来审视,美国文学独立之路并没有在白人作家的脚下走完,剩下的一部分是由美国其他族裔作家们帮助完成的。从早期的印第安文学、殖民地时期文学,直至现当代文学,美国文学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独立之路,开辟了多样丰富的主题和流派,展现了美国人民追求自由的性格特征,取长补短的优良传统。罗教授将美国文学的发展史和代表作品娓娓道来,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对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中的存在价值和学术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罗良功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而深刻,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以独到新颖的观点和具体的实例展示了英语诗歌的丰富内涵、视觉之美、音韵之美,同时也让我们对美国文学的独立之路和多样性有了充分了解,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全场师生纷纷表示自己受益匪浅,讲座在大家的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罗良功,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执行理事,担任《外国语文研究》主编、《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韩国叶芝学刊》国际编委会副主编,以及《跨学科文学研究》(AHCI期刊)、韩国《英语语言文学》(权威期刊)、台湾《中山人文学刊》等多家境外学术期刊编委,曾先后以访问学者和富布莱特研究学者身份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学术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英语诗歌、美国非裔文学、文学翻译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AHCI、CPCI检索论文近20篇;出版各类著作近20部;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研究课题。(文:2017级英语施雨涵,图:毕宙嫔,审:肖艳玲)

 

学校首页 | 学院主页 |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社科楼C座3楼 邮编:570228 
版权所有 @2019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